Appearance
峰终定律 Peak-End Rule
简介说明
人们评判一个体验主要基于他们在体验高峰和结束时的感受,而不是体验中每个时刻的总和或平均值。
峰终定律是一个与认知偏差密切相关心理学概念。
要点
密切关注用户旅程中最强烈的点和最后时刻(即“结尾”)。识别你的产品在何时最为有用、有价值或有趣,并设计以让最终用户感到愉悦。记住,人们比正面的经历更鲜明地回忆起负面的经历。理论背景
一项由卡尼曼、弗雷德里克森、查尔斯·施雷伯和唐纳德·雷德梅尔于 1993 年进行的研究,题为《当更多的痛苦被偏好于更少痛苦时:添加一个更好的结局》,为峰终定律提供了开创性的证据。参与者被置于两种不同版本的单一不愉快体验中。第一次试验中,受试者将一只手浸入 14°C 的水中 60 秒。第二次试验中,受试者将另一只手浸入 14°C 的水中 60 秒,但随后继续保持手浸入水中额外 30 秒,期间水温升高至 15°C。然后,受试者被提供选择重复哪个试验的机会。违反了时间单调性定律,尽管暴露于不适温度的时间更长,但受试者更愿意重复第二次试验。卡尼曼等人得出结论:“受试者选择长时间试验仅仅因为他们更喜欢它的记忆,而不是替代方案(或更不喜欢它)”。
Peak-End Rule(峰终定律)是 UX 设计中的关键心理学原理,指人们对一段体验的记忆主要由两个时刻决定:最强烈的时刻(峰值)和结束时的感受(终点),而非整个过程的平均感受。这个概念由诺贝尔奖得主 Daniel Kahneman 在 1990 年代提出。
核心概念
基本原理:
体验记忆 ≠ 实际体验的平均值
体验记忆 = (峰值体验 + 终点体验) / 2
用户记住的:
• 最好的时刻 😄
• 最糟的时刻 😫
• 结束时的感受 👋
用户忘记的:
• 体验持续多长时间
• 中间平淡的部分
• 过程的平均水平经典实验:
Kahneman 的冷水实验:
情境A: 手放入14°C冷水60秒
情境B: 手放入14°C冷水60秒 + 15°C水30秒
理性选择: A更短,应该更好
实际选择: 67%的人选B(虽然更长更痛)
原因:
• B的结束体验稍好(15°C vs 14°C)
• 峰终定律胜过持续时间忽视两个关键时刻
1. Peak(峰值时刻)
体验中最强烈的情感时刻:
- 可以是正向峰值(最愉悦)
- 也可以是负向峰值(最痛苦)
- 往往只有几秒钟
- 但会深刻影响整体记忆
正向峰值示例:
• 收到意外惊喜
• 完成重要任务的成就感
• 超出预期的服务
• "哇"时刻
负向峰值示例:
• 系统崩溃丢失数据
• 支付失败
• 无法理解的错误
• 长时间等待无响应2. End(终点时刻)
体验结束时的感受:
- 用户最后的印象
- 离开时的情绪
- 影响是否再次使用
- 决定口碑传播
正向终点示例:
• 顺利完成任务
• 感谢页面的温暖设计
• "下次见"的友好提示
• 成就感和满足感
负向终点示例:
• 结账时遇到问题
• 退出时丢失未保存内容
• 冗长的注销流程
• 突然的系统错误在 UX 设计中的应用
1. 创造正向峰值时刻
策略 A: 惊喜与愉悦(Delight)
✅ 微交互惊喜:
Mailchimp:
发送邮件成功 → 猴子击掌动画🙌
"High five! Your campaign is on its way"
Duolingo:
完成课程 → 庆祝动画 🎉
"Streak saved! 🔥 7 days"
Slack:
加载时的有趣文案:
"Reticulating splines..."
"Spinning up hamster..."
"Initiating warp drive..."
效果: 将平淡任务变成愉快体验策略 B: 成就时刻
✅ 强化成功体验:
GitHub:
第一次提交代码:
[🎊 First Commit Badge]
"You're officially a contributor!"
LinkedIn:
个人资料完成100%:
[⭐ All-Star Profile]
"You'll appear higher in search results"
Fitness App:
完成首个5公里:
[🏃 5K Hero Badge]
详细统计 + 分享卡片
设计要点:
• 视觉化庆祝
• 即时反馈
• 可分享的成就策略 C: 超出预期
✅ 意外的额外价值:
Amazon:
"Looks like your package will arrive
TOMORROW instead of Friday!"
(早于承诺)
Uber:
预计到达: 5分钟
实际到达: 3分钟
(设定保守预期,超出交付)
Spotify:
年度总结 Wrapped:
个性化数据可视化
"You listened to 50,000 minutes!"
原则:
Under-promise, Over-deliver
低承诺,高交付2. 优化结束体验
策略 A: 完美的收尾
✅ 结束时的积极体验:
购物完成:
┌────────────────────┐
│ ✓ 订单已确认 │
│ │
│ [订单详情] │
│ 预计10/30送达 │
│ │
│ 🎁 下次购物可用 │
│ ¥20优惠券已发放 │
│ │
│ 感谢您的信任! ❤️ │
└────────────────────┘
而非: 冷冰冰的"订单号:12345"策略 B: 平稳退出
✅ 关闭应用/退出流程:
Headspace(冥想应用):
结束冥想:
"Well done. Take this calm
with you into your day. 🌸"
Notion:
关闭文档:
自动保存 ✓
"All changes saved"
无需担心数据丢失
Gmail:
发送邮件:
"Message sent" + [Undo] 5秒内
给用户后悔的机会
关键: 让用户安心离开策略 C: 下次见的期待
✅ 建立再访动机:
Netflix:
看完一集:
"Next episode starts in 5... 4... 3..."
(预览吸引人的片段)
游戏应用:
退出时:
"Tomorrow's challenge: [预览]"
"Don't break your 10-day streak!"
生产力工具:
关闭时:
"Today: 3 tasks completed ✓
Tomorrow: 5 tasks waiting"
目标: 让用户想回来3. 最小化负向峰值
策略 A: 避免痛点
✅ 识别并消除最糟时刻:
常见负向峰值:
❌ 表单填写到一半报错
❌ 长时间加载无反馈
❌ 意外丢失数据
❌ 不清楚的错误信息
❌ 无法撤销的破坏性操作
优化方案:
✓ 实时验证表单
✓ 骨架屏和进度提示
✓ 自动保存和版本控制
✓ 友好的错误提示
✓ 撤销和确认机制策略 B: 将负面转为正面
✅ 重构不愉快体验:
等待时间:
❌ 空白页面 + "Loading..."
✓ 骨架屏 + 有趣的加载文案
✓ 显示进度和预计时间
✓ 提供阅读内容
错误页面:
❌ "Error 404"
✓ "Oops! Page not found"
+ 有趣的插画
+ 推荐相关内容
+ 搜索框
支付失败:
❌ "Payment failed. Try again"
✓ "Payment didn't go through"
"Here's what you can try:"
• 检查卡信息
• 使用其他支付方式
• [联系客服]4. 持续时间忽视(Duration Neglect)
用户不太在意体验持续多久,更在意峰值和终点:
✅ 利用这一特性:
长表单设计:
• 分步骤展示(感觉更快)
• 在关键步骤创造峰值
• 确保最后一步顺利完成
示例:
第1步: 基本信息(简单)
第2步: 详细资料(稍难)
第3步: 上传照片(有趣 ← 峰值)
第4步: 确认(简单 ← 好的终点)
即使总时间相同,体验感更好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 1: Disney 乐园
峰终定律的大师级应用:
排队体验:
• 预估等待时间故意设长
• 实际等待少于预期 ← 正向峰值
• 队伍末尾的互动内容
• 进入景点前的高潮预热
游玩结束:
• 出口通过礼品店(留下好印象)
• 获得照片留念
• Cast Member的热情道别
• "Have a magical day!" ← 温暖终点
结果:
虽然一整天人山人海
用户记住的是快乐时刻和温馨道别案例 2: Apple 开箱体验
精心设计的峰值:
开箱过程:
1. 干净优雅的包装(期待感建立)
2. 盒盖缓缓打开(阻尼感)
3. 看到产品的一刻 ← 峰值! ✨
4. 分层发现配件(持续惊喜)
5. 首次开机欢迎界面 ← 终点
每个细节都是峰值时刻
用户愿意为这种体验付溢价案例 3: Airbnb
峰终优化的旅程:
预订流程:
• 高质量图片(视觉峰值)
• 即时确认(无等待焦虑)
• 房东个人欢迎信 ← 温暖峰值
入住体验:
• 简单的check-in流程
• 小惊喜(水果、手写便条)
• 超出预期的细节
退房时:
• 简化的check-out
• 感谢消息
• 邀请评价和再次预订 ← 正向终点
结果:
用户记住美好时刻,忽略小瑕疵案例 4: Spotify Wrapped
年度峰值体验:
设计特点:
• 个性化数据故事
• 精美的视觉设计
• 音乐回顾(情感连接)
• 可分享的卡片
时机:
• 年底(自然的终点时刻)
• 回顾一年(高度个人化)
• 社交传播(集体峰值)
效果:
• 用户主动分享
• 强化品牌忠诚度
• 年度最期待的功能
• 创造集体记忆点案例 5: Duolingo
持续的小峰值设计:
每课完成:
• 经验值动画(视觉满足)
• 连胜提醒 🔥(成就感)
• 语言级别提升(里程碑)
每日目标:
• 完成提示"Lesson completed!"
• 宝箱奖励(随机惊喜)
• 排行榜攀升(竞争乐趣)
结束会话:
• "Great work today!"
• "Come back tomorrow for..."
• 进度可视化 ← 满意的终点
策略:
频繁的小峰值 > 偶尔的大峰值
保持用户参与和愉悦案例 6: Amazon Prime
超出预期的终点:
下单后:
• "Arriving tomorrow"(快!)
• 实时物流追踪
• 早于预期送达 ← 正向惊喜
开箱:
• 包装完好
• 产品完好无损
• 退货简便(消除顾虑)
售后:
• 一键退货
• 即时退款
• 无需解释 ← 信任终点
峰值 + 终点都优秀
= 超高复购率不同场景的应用
1. 注册/入门流程
✅ 优化策略:
传统流程:
填表 → 填表 → 填表 → 完成
(平淡无奇)
优化流程:
基本信息 → 选择兴趣(有趣!)
→ 个性化推荐 ← 峰值
→ "Welcome! 🎉" ← 温暖终点
关键:
• 简化开始
• 中间创造趣味峰值
• 完美的欢迎结尾2. 购物体验
✅ 关键时刻:
浏览阶段:
• 精美商品展示(视觉峰值)
• 智能推荐(发现惊喜)
结账阶段:
• 简化流程
• 避免意外费用
• 支付成功 ← 关键终点!
确认页:
[✓ 订单成功]
• 清晰的订单信息
• 预计送达时间
• 优惠券留存
• "Thanks for shopping!" ← 积极终点3. 客服交互
✅ 峰终优化:
等待时:
• "Estimated wait: 2 minutes"
• 提供自助选项
• 播放舒缓音乐
解决时:
• 快速理解问题
• 有效解决 ← 峰值!
• 超出预期的帮助
结束时:
• "Is there anything else?"
• "Thanks for contacting us"
• 跟进邮件确认 ← 周到终点
用户记住: 问题解决得很好4. 内容消费
✅ 设计考量:
文章/视频:
开头: 吸引注意
中间: 最精彩内容 ← 峰值
结尾: 强有力的总结 ← 终点
+ 行动号召(CTA)
Netflix:
• 片头可跳过(尊重时间)
• 高潮部分(情感峰值)
• 片尾彩蛋(意外惊喜)
• 自动播放下一集 ← 无缝终点
播客:
• 开场引人入胜
• 核心内容有高潮
• 结尾总结 + 预告下期 ← 期待5. SaaS 产品使用
✅ 日常使用优化:
启动时:
• 快速加载
• 显示上次工作 ← 连续性
• "Welcome back!"
使用中:
• 完成任务时的满足感 ✓
• 达成里程碑 ← 峰值
• 无缝协作体验
退出时:
• 自动保存 ← 安心
• "All changes saved"
• 预览明天的任务 ← 钩子
关键: 每次使用都有好的终点设计技巧
1. 峰值设计清单
创造难忘的峰值:
✓ 识别关键时刻
• 用户首次成功
• 完成重要任务
• 达成里程碑
✓ 放大正向情感
• 视觉庆祝
• 音效反馈
• 文案鼓励
✓ 个性化惊喜
• 基于用户行为
• 不可预测的时机
• 真诚的关注
✓ 可分享性
• 设计社交传播
• 截图友好
• 值得炫耀2. 终点设计清单
优化结束体验:
✓ 确认和安心
• 明确完成状态
• 保存/同步确认
• 无遗漏提醒
✓ 积极的告别
• 感谢用户
• 温暖的语言
• 正向的视觉
✓ 留下钩子
• 下次访问理由
• 未完成提示
• 新内容预告
✓ 降低离开摩擦
• 简化退出
• 数据已保存
• 随时可回来3. 负向峰值管理
最小化糟糕时刻:
✓ 预防性设计
• 实时验证
• 自动保存
• 清晰的状态
✓ 错误处理
• 友好的错误提示
• 明确的解决方案
• 易于恢复
✓ 透明沟通
• 说明等待时间
• 解释出错原因
• 提供替代方案
✓ 补偿机制
• 服务补偿
• 额外价值
• 真诚道歉测量和评估
关键指标
衡量峰终体验:
定性指标:
• 用户访谈: "最难忘的时刻?"
• 情感曲线: 绘制体验旅程情感
• NPS: 推荐意愿(受峰终影响)
• 评论分析: 用户提到什么?
定量指标:
• 任务完成率(终点质量)
• 返回率(好的终点→想回来)
• 分享率(峰值→想分享)
• 流失点(负向峰值在哪?)
情感追踪:
时间 → 情感强度
│
5│ ★ ←峰值
4│ ╱ ╲
3│ ╱ ╲ ★ ←终点
2│ ╱ ╲╱
1│─┴────────┴─→
开始 中间 结束A/B 测试示例
测试峰终优化:
对照组:
完成任务 → "Task completed"
实验组:
完成任务 → 庆祝动画🎉
"Awesome! Task completed"
+ 成就徽章
+ "Share your progress"
测量:
• 用户满意度: +35%
• 社交分享: +150%
• 下次使用率: +25%
• NPS得分: +18分常见陷阱
❌ 要避免的错误
1. 忽视终点体验
• 复杂的退出流程
• 突然的结束
• 负面的最后印象
2. 过度设计峰值
• 干扰核心任务
• 虚假的庆祝
• 频繁到麻木
3. 负向终点
•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leave?"
• 繁琐的注销
• 丢失未保存数据
4. 缺乏峰值
• 全程平淡
• 无难忘时刻
• 无差异化
5. 不一致的体验
• 开始好,结束差
• 峰值高,终点低
• 期望管理失败伦理考量
负责任的设计
✅ 正向使用:
• 真诚的愉悦时刻
• 解决真实问题
• 提供实际价值
• 尊重用户时间
❌ 操纵性使用:
• 虚假的峰值(无实际价值)
• 上瘾性设计
• FOMO焦虑
• 暗黑模式
原则:
创造真实的积极体验
而非操纵情绪与其他 UX 原理的结合
Peak-End Rule ↔ Flow
└─ Flow状态本身是峰值体验
Peak-End Rule ↔ Goal-Gradient Effect
└─ 完成目标是天然峰值
Peak-End Rule ↔ Gamification
└─ 成就和奖励创造峰值
Peak-End Rule ↔ Delight
└─ 愉悦设计创造正向峰值
Peak-End Rule ↔ Onboarding
└─ 首次体验是重要峰值关键要点
🎯 核心洞察: 用户记住峰值和终点,忘记平均
🎯 设计重点:
- 创造难忘的正向峰值
- 确保完美的结束体验
- 最小化负向峰值
- 利用持续时间忽视
🎯 关键公式:
记忆 = (最好/最坏的时刻 + 结束时刻) / 2
时间长度影响较小🎯 实践策略:
1. 识别关键时刻
2. 放大正向峰值
3. 优化终点体验
4. 管理负向峰值
5. 持续测试优化🎯 应用场景:
- 入门体验
- 任务完成
- 客服交互
- 购买流程
- 内容消费
- 日常使用
🎯 记住: 不是让每一秒都完美 而是让关键时刻难忘 让结束时刻美好
Peak-End Rule 告诉我们:用户不会记住你的整个产品,但会记住那些让他们"哇!"的时刻和离开时的感受。优秀的 UX 设计就是精心编排这些关键时刻,创造值得记忆和分享的体验。
正如 Maya Angelou 所说:"人们会忘记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永远不会忘记你给他们的感受。"这正是峰终定律的精髓——设计感受,而非仅仅设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