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雅各布定律 Jakob’s Law
简介说明
用户大部分时间都在其他网站上。这意味着用户希望您的网站与其他他们已经熟悉的网站以相同的方式运行。
要点
用户会将他们围绕一个熟悉的产品建立起来的期望转移到另一个看起来相似的产品上。通过利用现有的心智模型,我们可以创造出更优越的用户体验,让用户能够专注于他们的任务,而不是学习新的模型。在做出改变时,通过授权用户在有限的时间内继续使用熟悉的版本,可以最小化不和谐。理论背景
雅各布定律由尼尔森十大原则的创立者、尼尔森诺曼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Jakob Nielsen 提出 (另一位是唐纳德·A·诺曼,没错就是那位大佬)。他认为雅各布定律更像是一种自然规律,只是在描述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用户在其他千千万万个网站 (产品) 上积累经验,学会如何使用网站,当一个网站跟其他网站一致的时候用户会立刻知道该如何操作,但如果违反了雅各布定律,那么用户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设计案例
一致的排版
雅各布定律并不是说所有页面统统要设计得一模一样,而是具有相同功能的页面,尽量保持一致。这在 UI 设计的领域并不鲜见,尤其是一些功能性特别强的页面,各家设计得几乎大同小异,比如商品详情页。

应用案例 1:商品详情页大致相同的版式
在国内,不论是淘宝、造作、网易云音乐,不论是合家欢风格还是性冷淡风格,甚至不论是不是电商 APP ,只要涉及到商品的详情页面,版式都高度相似,上方是图片,中间描述,底部悬浮的操作区域,这也是用户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排版。
一致的示能
示能是《设计心理学》中引入的一个 ”直接知觉论“ 的概念,它表达了一个物体或者操作对象与人的可交互关系,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
注:示能 (affordence),又称为可供性,表示一样物体,或者操作对象“看起来能够执行某项操作”。与之相对的概念为反示能,表示一样物体,或者操作对象“看起来不能执行某项操作”。

案例 2:按钮的示能与反示能
有色彩的按钮提示着我们它「可被点击」,这是一种示能,即:示意它能够 xxx;同理,灰色的按钮提示我们它「不可点击」,这是一种反示能,即:示意它不能 xxx。一致的示能也就是说,我们所设计的一切的元素、控件、组件,都需要符合所有互联网产品中类似元素的示能或者反示能。因为它们代表了用户默认的意识,我们要顺应这种意识进行设计,就可以减少用户操作的阻力。
一致的符号映射
不搬出那堆绕来绕去的心理学解释(我自己都看不懂了),简单点说,一致的符号映射就是相同或者类似的符号/图标会给用户提供相同的功能暗示。就像页面最左上角向左的箭头 (不论是哪种箭头,只要它向左) 映射的交互含义就是返回上一页;三条杠 (或两条杠) 的图标意味着菜单;三个圆点代表更多。
对于常见的,已经被大范围应用的符号映射,就不要再标新立异得创造一些奇奇怪怪的新符号来映射对应的操作,也不要用明显表达「另一个操作」的符号来表达「这个操作」,用户需要的是低学习成本。

应用案例 3:常见的符号映射
一致的概念模型
最后说下概念模型,当然…这不是我们 UI 设计师可以决定的,所以简单说说。概念模型同样是一个心理学词汇 ( ̄. ̄) ….这种模型会对用户提供暗示——产品内某一条功能流程的使用方法。
再次以电商 APP 为例,合理的概念模型会暗示用户要在网站 (或 APP) 内购买一件商品, 需要经过「挑选」→「加入购物车」→「结算」→「付款」→「成功」这样一条完整的任务流,我们所见到的电商 APP 几乎都使用了类似的概念模型,因为这种概念模型符合用户在现实中购物时积累出的心智模型。所以当我们去设计一个电商 APP 的界面时,应当首先考虑将概念模型设计得和其他所有电商平台一致。
在我们设计产品时,要先继承最广泛的概念模型,然后再从产品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完善和修改,而不是完全根据我们天马行空的臆断去制定流程。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就一个,不要违反雅各布定律。这条定律不像之前的希克定律或者菲茨定律有具体的使用场景和明显的适用边界,雅各布定律几乎没有边界,用 Nielsen 本人的话来说,它描述了“How things are”,更像是“Law of nature”。
结论总结
- 你的页面应该与其余相同功能的页面具有一致的使用模式;
- 没有足够的理由,就不要轻易尝试标新立异;